在全市重點項目觀摩推進會上的講話
在全市重點項目觀摩推進會上的講話
?
丁巨勝
(2020年9月13日)
?
項目建設是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開關”和“壓艙石”,是穩投資、保增長的重要引擎和硬支撐。昨天我們利用一天的時間開展項目觀摩,可以說既是一次現場檢驗、實地督查,也是一次對全市項目建設的把脈會診。總體上看,今天的項目觀摩活動準備充分,安排緊湊,效果很好。現在我們召開推進會,對下一步狠抓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第一,關于項目建設進度的問題。今年初,市上確定了194個計劃建設項目。從剛才正義同志的通報和昨天的觀摩情況來看,這些項目整體推進的比較好,各建設單位對本領域的重點項目盯得緊、抓得實,開工率達到75%,帶動固定資產投資上半年增長8%(1—8月預計增長4.34%)。但現在已經到了9月中旬,項目施工的時間,滿打滿算也就不到2個月了。各部門各單位要抓住最后的施工“黃金期”,加強項目管理,加快建設進度,確保完成全年固投7%的增長目標。特別是對于S06酒嘉繞城高速、討賴河水系綜合治理、國家核基地綜合保障區等大體量的重點項目,要在安全合規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搶時間、趕進度,全面加快建設速度,爭取形成更多的投資實物量。對于今年計劃開工而未開工的67個項目,政府辦已專門印發通知,各部門要對照清單,找準癥結,分析原因,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倒排工期,掛圖推進,力爭盡早落地開工。對于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市級包抓領導要主動上手、親自掛帥,各相關部門要擔當負責、協調配合,全面落實好“省列重大項目日調度、省列重點投資項目周調度、市級年度計劃項目月調度”制度,專人專班加強調度管理,搞好協調保障,逐項解決問題,力爭9月底全市重點項目開工復工率達到80%以上。
第二,關于項目謀劃儲備的問題。項目謀劃是推進項目工作的基礎和前提;項目謀劃的好,才能為爭取資金、順利開工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國家圍繞“六穩”“六保”、擴投資、穩增長、補短板,從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民生等領域出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省上各廳局在7月底就下發了謀劃儲備項目的通知,但從發改委反饋的情況來看,在謀劃儲備項目方面,有些部門還存在著政策研究不透、思路方向不明、謀劃儲備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對此,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視,在10月中旬前,各部門拿出明年計劃實施項目,由發改委匯總后報市政府審定。在謀劃項目的過程中,大家要重點關注這么三個方面:一是要圍繞國家投資導向。緊盯中央6000億預算內投資、3.75萬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1萬億抗疫特別國債等重大投資,進一步加強政策研究,理清楚投資方向、資金用途、使用方式等情況,力爭更多的項目能夠入庫、獲得資金支持。二是要聚焦擴大內需戰略。近期無論是中央政治局會議,還是全國兩會、國務院常務會議,都多次傳遞出一個重大導向,就是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那么,從我市的角度講,擴內需的方向在哪里?一方面,就是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后勁的“兩新一重”建設,即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大家要深入謀劃,優選項目,最大限度發揮支撐帶動效益。另一方面,要圍繞省上確定的農村道路、燃氣、電網、水網、冷鏈物流、老舊小區改造、新基建、重大物資儲備等8個專項,逐一研究分析,做好精準對接,爭取更多資金支持。三是要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十四五”規劃,是銜接“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也是我們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重要歷史窗口期。大家要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圍繞十大生態產業“433”梯次、鋼城關城核城“三城建設”,精心謀劃儲備一批起點高、體量大、帶動性強、輻射面廣的大項目好項目,爭取納入國家和省上的計劃“盤子”。從長遠看,要加強對口岸、港務區、自貿區等平臺建設的研究和爭取,為我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支撐。
第三,關于項目引進落地的問題。招商引資是事關經濟轉型發展的大戰略。對我們這樣一個經濟總量小、自有財力有限的城市來說,必須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項目建設的主旋律,借助外力擴大投資、推動發展。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們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相繼舉行了鋁產業集中簽約、網絡招商推介會、“蘭洽會”嘉峪關專場簽約、“服貿會”招商引資項目推介等多個簽約儀式,與航天凱天、中核鈦白、北京清新等企業簽訂重大合作協議,達成了30萬噸鋁合金棒材、建筑機械裝備制造、奧特萊斯商業廣場、冷鏈物流等一系列意向項目。對于這些已經簽約的項目,相關部門一定要按照“盯人、盯事、盯項目”的原則,確定專人持續跟進、隨時溝通,以釘釘子精神推進項目從“嘴上”落到“紙上”、從“紙上”落到“地上”,切實提高招商項目落地率和資金到位率(尤其是工業園區今年簽約項目較多,要在落地開工上狠下功夫)。同時,要落實好年初修訂的《招商引資促進產業發展扶持辦法》,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廣度和深度,通過以商招商、節會招商、委托招商、地企聯合招商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引進大企業、大集團,加快延鏈、補鏈、強鏈,著力壯大產業集群、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第四,關于項目服務保障的問題。這幾年的項目建設實踐表明,哪里的營商環境好、效率高、服務優,哪里的項目就落地快、見效早。各部門各單位要堅持“政府創造環境、企業創造財富”的價值理念,進一步轉變作風,創新管理,優化流程,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努力為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要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以企業感受和需求為標尺,擴大“容缺受理”范圍,全面推行“不見面審批”,落實好聯審聯批、“多評合一”、“先承諾后補辦”、不來即享等工作舉措,切實壓縮項目審批時限、降低企業投資成本。要強化項目跟蹤服務,健全全程代理服務機制,主動當好“店小二”和“星級服務員”,為項目建設提供“保姆式”“零距離”“全方位”服務,堅決杜絕推諉扯皮、互為前置、私設門檻等現象的發生。要靠實項目工作責任,完善重大項目領導包抓、定期調度、追究問責、績效考核等常態化制度,督促各部門主動扛指標、趕進度,集中精力抓項目、促發展,確保完成年度各項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