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嘉峪關市進一步抓好“內循環” 促進經濟發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嘉政辦發〔2020〕94號
?
?
嘉峪關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嘉峪關市進一步抓好“內循環”
促進經濟發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
各街道辦事處,郊區工作辦公室,市政府各部門,在嘉各單位:
《嘉峪關市進一步抓好“內循環”促進經濟發展工作方案》已經市政府第80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工作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
?
嘉峪關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11月12日
(此件公開發布)
?
嘉峪關市進一步抓好“內循環”促進
經濟發展工作方案
?
為進一步提升我市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有力推動科技創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根據中央、省、市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7月21日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促進我市經濟特色化、綠色化、高質量發展。
??????二、重點任務
(一)消費內循環方面
1.推進城鄉商貿流通發展。一是完善城鄉市場體系。按照“完善、規范、提升”的原則,推進城鄉兩級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重點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進一步提升農產品深加工水平,構建加工、冷鏈、物流、銷售體系。二是加強農產品產銷銜接。積極組織農產品流通企業、農業合作社與全省農產品流通企業聯盟建立合作關系,充分利用省商務廳在北京、重慶、廣西、成都等10余城市設立的甘肅農產品銷售服務中心,加強溝通聯系,開展營銷推介,實施產銷對接。三是加快建設現代都市農業產業園,構建“一園三區多點”的空間結構布局,重點實施“一產提升、二產增值、三產增收、產業服務、基礎設施支撐”五項工程32個項目,布局發展優勢產業基地4萬畝、建設規模化標準養殖區2700畝,建立加工配送、電商銷售、休閑體驗等示范點15個,將產業園打造成城市的后花園、農村的好田園、市民的休閑園。
2.加快通道物流產業發展。一是促進商貿物流業發展。以現代物流產業為先導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發揮金翼城鄉電商快遞物流集散中心龍頭企業示范引領作用,輻射帶動物流產業集聚發展。全力推動陜西京東、甘肅國美物流配送項目落地,加快推進恒基物流倉儲配套中心、西部天地商貿物流倉儲配送中心建設,實現集群倉儲、冷鏈、配送、運輸等綜合物流服務的大型物流園區,助力嘉峪關市建成“智慧物流基地”。二是加快物流通道項目建設。加快國際港務區建設,實施嘉峪關機場改擴建、航空口岸、空港物流園等帶動性項目,爭取保稅物流中心(B型)。儲備、推薦一批重點通道物流項目列入全省通道物流子基金支持項目庫。三是加快口岸開放申報進度。加強與口岸辦、海關、邊防、檢疫等部門的銜接,推進嘉峪關機場航空口岸對外開放工作,力爭獲批嘉峪關鐵路口岸。
3.加快推動消費升級。一是搶抓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000億元的機遇,認真梳理全市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積極與省上溝通銜接,爭取國家及省上加大對我市的支持力度。二是搶抓國家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的機遇,多渠道加強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宣傳,引導公共交通機構和市民加大新能源汽車購買力度。落實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三是積極開展招商引資促銷費。落實現行招商引資有關政策措施,鼓勵引進世界、中國和民營500強企業,進一步拓展“她消費”“童消費”“潮消費”“老人消費”等。盤活現有閑置商貿綜合體,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獨資、合作、入股等方式進行資產盤活。采取有力政策措施支持國際國內一線品牌在我市設立專柜或專賣店、體驗店、旗艦店。四是開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銷費活動。引導企業舉辦具有地方特色和影響力的餐飲住宿業等促銷費活動,以地方特色美食文化產業為牽引,不斷培育我市餐飲品牌,拉動消費,帶動餐飲業發展。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文旅局、市農業農村局、郊區工作辦、市財政局、市招商引資服務中心、市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相關單位配合。
(二)制造業內循環方面
圍繞產業升級和高端制造推進制造業升級優化,重點發展冶金、有色、電力能源、裝備制造和新材料、化工、建材、食品加工、清潔生產等產業。
1.冶金產業。重點圍繞資源保障、提質增效、產品創新、轉型升級四個方面,加快提高產能利用水平,全面夯實并提升資源、成本、品質、效率競爭力,加強產業協同引領作用,發展壯大產業集群。
2.有色產業。深入推進縱向一體化戰略,積極打造“鋁土礦-氧化鋁-煤-電-鋁-鋁加工”全產業鏈一體化新優勢,圍繞鋁合金精深加工、汽車輕量化制造等領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打造新型鋁材精深加工產業集群。
3.電力能源。優化新能源供給,大力開發利用太陽能、生物能、乙醇汽油等清潔能源,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加快推進中利騰暉、華電集團、上海航天光伏發電項目,建成嘉峪關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基地,加速提升我市新能源產品經濟性,促進多能互補和協同優化。
4.裝備制造和新材料。積極推進智能制造,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實施智能制造工程,支持企業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以中核甘肅核技術產業園建設為契機,加快推進中核四0四嘉峪關綜合保障區項目建設,積極發展民用核技術、核非標設備、核裝備制造等,夯實產城融合發展基礎。
5.化工產業。依托甘肅民豐化工、大友炭黑廠、宏源塑化、瑞鋒精細化工等企業和現已形成的精細化工產業基礎,以中核鈦白硫鐵鈦資源綠色循環經濟項目為支撐,重點發展符合產業政策的高端化學品、精細化工新材料、醫藥、農藥、染料等精細化工中間體產業。
6.建材產業。加大固廢資源的綜合利用,鼓勵利用廢石、礦山的尾礦、冶金廢渣生產機制砂石、石料、建筑砌塊、蒸壓加氣砼等建材產品。
7.食品加工業。依托甘肅紫軒酒業公司、甘肅祁牧乳業公司2戶省級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力發展釀酒和乳制品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
8.清潔生產。以培育支柱產業為目標,以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導向,積極融入和主動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大局,依托帶動性和重點性項目,積極構建生態產業體系,促進傳統產業“脫胎換骨”,新興產業“挑起大梁”,走高質量綠色發展道路,實現工業綠色發展和清潔生產產業崛起。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郊區工作辦、工業園區管委會、市財政局、酒鋼(集團)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相關單位配合
(三)科技內循環方面
1.穩定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鼓勵引導重點企業增加研發投入。一是開展市級科技重大專項梯次接續工作,積極爭取省科技重大個專項和科技創新2030重大專項。穩定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大力發展市場化新型研究機構,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二是積極配合省直有關部門參與編制新一輪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啟動《嘉峪關市“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編制工作。三是推動科技創新新平臺建設,科學布局技術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四是加快推進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緊缺新材料研制和關鍵共性技術平臺建設。
2.構建“地企聯動、校企合作、軍民融合、區域合作”創新機制。一是強化產學研用協調創新,加快推動市屬重點企業與省外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的戰略合作,鼓勵重點企業與高校、院所、省屬高等院校之間開展成果轉化共需對接,促進院企、校企在項目、技術、人資金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不斷完善產業鏈。二是深化與酒鋼(集團)公司、中核四0四等企業的交流合作,建立常態化的科技創新合作機制,統籌科研力量和創新資源,形成全鏈條、一體化的科研布局。三是加強與酒泉等周邊地區的協同發展,從聯合開展科學技術研究與開發、聯合創建科技創新平臺與基地、加快農業先進適用技術和人才引進、加快科技資源和服務共享等方面加速區域科技創新要素流動,提高科技協同創新能力。
3.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制造。一是開展全市工業企業調研,編制符合我市實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可行性研究報告。整合工業和信息化系統數據資源,實現對全市工業經濟運行大數據指標和經濟運行大數據進行監測、評價,進行大數據采集接入、存儲管理、算法模型、分析計算,形成一整套工業互聯網應用管理平臺。二是支持西部重工建設3D打印智能鑄造工廠項目,實現傳統鑄造車間的綠色智能轉型,利用3DP鑄造砂型打印工藝,提升產線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優化產品結構,拓展市場。
4.持續推進酒鋼(集團)公司科技補短板,強化新產品研發。一是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力度,確保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2.55%以上,深化與中科院“一院三所”合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50%,堅持“雙向合作”原則,落實“三品”戰略,實現精深產品產值達到25%以上;加大不銹鋼400系列產品生產,力爭全年開發生產新產品16.7萬噸。二是持續推動產品升級,全年開發新產品 24.8 萬噸。碳鋼以低成本、差異化、品牌化為核心,以鋅鋁鎂產品、高耐腐蝕鍍層產品為重點,積極打造產品研發鏈,開展個性化定制與服務。不銹鋼加快核用不銹鋼、抗菌不銹鋼等高端高質產品研發,持續提升專業化應用供給能力。鋁產業在高附加值鋁合金板帶方向發力,樹創品牌,提升競爭力。裝備制造產業加強智能制造研究,利用 3D 砂型打印、精密鑄造等先進技術,推進鑄造產品向高端化、精密化升級。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政府國資委、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園區管委會、酒鋼(集團)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相關單位配合
(四)投資內循環方面
1.做好政府債券前期項目申報。抓住國家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的機遇,做好政府債券前期項目申報工作,結合我市重點項目實施及資金需求,積極主動和上級部門銜接聯系,爭取政府債券資金和中央、省級專項資金,充實市級財力。
2.搶抓機遇抓好重點項目建設。一是搶抓國家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的機遇,加大對相關投資政策解讀,積極開展項目儲備工作,加大資金申請力度,支持管網改造。二是完成今年省上分配我市的為城市老舊住宅小區加裝20部電梯的建設任務。三是搶抓國家增加鐵路建設資本金1000億元的機遇,加強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四是穩步推進棚戶區改造,加快推進建設街區棚戶區改造(二期)項目。五是加快推進樞紐機場新建、遷建和改擴建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支線機場和通用機場建設,加快推進嘉峪關機場改擴建項目。
3.全力推進酒鋼(集團)公司項目建設及“三化”改造。一是依托平臺創造效應,做強做精優勢產業。充分利用蘭洽會、絲綢之路(敦煌)國家文化博覽會等平臺推介產業項目,圍繞鋼鐵、鋁冶煉加工產業鏈延伸,聚集上下游相關企業打造產業集群,對接落實招商引資項目。二是緊緊圍繞“三化”改造傳統產業,實施2臺125MW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宏晟電熱公司乏汽余熱回收供熱改造項目等“綠色化”改造項目及酒鋼集團皮帶機無人值守改造項目等信息化、智能化項目,完成年度“三化”改造投資任務。
4.積極推進酒鋼(集團)公司云平臺建設。一是搶抓國家“新基建”帶來的機遇,助推產業產線智能化運行,強化與中國移動公司合作,構建面向“互聯網+”協同制造的5G虛擬企業家專網規劃,推動5G技術與工業網絡、工業軟件、控制系統的深度融合。二是加快開展5G技術在安全管理、設備遠程診斷、產品品質監控、天車遠程操控、車輛無人駕駛和料場、皮帶無人化看守、安全管理等重點領域研究及應用。加強與絲綢之路信息港的對接溝通,加快推進酒鋼公司企業私有云與“紫金云”對接,逐步推進公司數據中心、私有云平臺和重要業務系統與“紫金云”的無縫對接,實現私有云、混合云以及多公有云的一體化管理模式。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酒鋼(集團)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相關單位配合
(五)服務內循環方面
1.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一是促進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大力發展研發設計、服務外包、知識產權、科技咨詢、檢驗檢測驗證等產業。二是發展運輸物流業,以鋼鐵和相關產業物流為核心,依托現有物流業務基礎,全面推進專業化整合,構建運輸、倉儲、貿易、深加工、電子商務等一體化物流產業體系。
2.加快發展生活服務業。一是促進旅游消費升級。統籌推進全域旅游、引導社會和民間資本加大旅游業投資,推動旅游業大發展。打造周末短假旅游線路,促進周末休閑旅游度假,大力發展健康旅游產品業態。推動主題公園規范發展,培育城市旅游綜合體,打造集文化、旅游、購物、演藝、娛樂為一體的優秀文化旅游產品。深入挖掘保護與傳承長城歷史文化的市場價值,加快推動嘉峪關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等重點文旅項目建設,推動國家文物保護示范基地的創建。強化文旅產業融合,唱響大型邊塞史詩歌舞劇《天下雄關》品牌,促進演藝經濟發展。主動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經濟圈,構建文化旅游發展命運共同體,打造“絲路旅游金三角”。二是持續擴大體育消費。建立現代體育產業體系,落實國務院和省上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政策,鼓勵、推廣全民健身運動,培育壯大運動休閑、智能體育、競賽表演、體育培訓、體育彩票、體育用品制造和服務產業鏈。適時舉辦體育品牌賽事活動,助推鄉村旅游休閑體育活動、2020年全國U21男籃錦標賽、2020年甘肅省羽毛球錦標賽、2020年嘉峪關‘海鑫·雄關杯’網球賽、隴越騎聯2020穿越絲綢之路(國際)山地自行車多日賽(嘉峪關站)、2020年全國徒步大會雙11活動,打造健身休閑等優勢體育產業,推動體育與旅游、健康、養老等融合發展,培育體育消費新業態。三是加快發展居家民生消費。健全以居家為基礎,以社區為依托,充分發展機構醫養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實施好康養結合服務項目—阿爾茨海默病干預計劃,營造關心、關愛老年人的良好氛圍,發展養老消費。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發展家庭服務業促進就業的各項政策,形成多層次、多形式共同發展的家庭服務市場和經營機構,大力發展老年護理和長期照護服務。支持家政服務知名品牌建設,引導家政企業做大做強。四是深入推進“上云用數賦智”,實施數字化轉型伙伴行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和數字經濟新業態培育行動,推動制造、商貿流通等經濟社會重點領域數字化轉型,發展數字商務,支撐建設數字供應鏈。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市文旅局、市體育局、市衛生健康委、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市民政局、市醫保局、市人社局、市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相關單位配合
(六)金融內循環方面
1.繼續有序做好金融機構風險化解工作。一是嚴格落實金融機構流動性風險審慎監管要求,建立健全市場化、法治化的金融風險處置機制,發揮銀行業金融機構債權人委員會作用,精準有序處置重點企業信用違約風險。二是嚴厲打擊侵害金融債權等惡意行為,確保金融安全穩健運行。推動市場化債轉股增量擴面提質,引導爭取各類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參與推進我市傳統產業市場化重組。
2.提升金融支持力度。一是引導各金融機構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這條主線,進一步完善金融服務體系,下沉服務重心,提升服務水平,推進信貸產品創新,優化貸款期限、還款方式,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適當提高中長期貸款比例,增加信貸支持規模。二是聚焦民營小微企業中的薄弱群體,提升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服務能力。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拓寬融資渠道,為全市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特色化優質金融服務。
3.落實銀行不良貸款核銷政策,鼓勵市場主體參與不良貸款處置。督導轄區內大型銀行加強企業風險情況排查,提高風險識別能力,提前制定風險化解預案。強化零售業風險管控,提高信用卡授信政策的審慎性,嚴格資金用途監管。綜合運用批量轉讓、債轉股、資產證券化等手段處置不良貸款,確保全年不良貸款處置規模不低于去年。
責任單位:嘉峪關銀保監分局、人行嘉峪關市中支、市政府金融辦、市財政局、市政府國資委、市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相關單位配合
(七)區域經濟內循環方面
1.強化酒嘉區域合作。充分發揮酒嘉兩市地緣相鄰、民情相通、產業關聯度高、融合發展互補性強的獨特優勢,在開放合作、產業發展、創新協同、基礎設施、社會事業、人才交流等領域加強務實合作、促進協同發展。充分發揮兩市區域協同發展資源富集優勢,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民生事業共享共贏、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等方面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優勢互補,形成酒嘉一體化聯動、融合、協調發展新格局,加快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上千億元規模的經濟圈和支撐帶動作用突出的重要經濟增長帶。
2.加強地企協同發展。一是充分發揮酒鋼(集團)公司在碳鋼、不銹鋼(包括核用不銹鋼)、鋁板帶、綠色建材、裝配式建筑、環境治理、物流服務等領域的產品與服務優勢,全方位、深層次、多領域加強與榆中生態創新城、中核四0四公司、省屬企業的務實合作,推動供應鏈、產業鏈、信息鏈、價值鏈的深度融合,形成更具競爭力的產業格局。二是發揮酒鋼公司自備鐵路規模與基礎優勢,利用嘉峪關市地理區位、鐵路樞紐、嘉策鐵路和2000輛自備車輛優勢,按照“總體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建設嘉峪關煤炭集散中心,推進絲路宏聚煤炭公司運營創效。積極推進嘉策鐵路擴能改造項目前期工作。全面配合做好中核四0四公司專用線建設相關工作,積極對接落實,推進項目順利開工建設。三是有序建設跨省跨區輸電通道,提升能源系統輸送和調解能力,爭取年底建成酒-湖直流工程配套60兆瓦光電項目,提升新能源發電效率和利用水平。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教育局、市住建局、市水務局、市衛生健康委、市人社局、市醫保局、市文旅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市場監管局、酒鋼(集團)公司等部門按各自職責落實
三、保障措施
(一)政府主導,強化協調。實行“市級指導、部門落實”的統籌調度機制,全市各部門要充分認識“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現實性和緊迫性,強化組織領導和責任擔當,責任部門具體負責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協調、指導、督查和推動,按照本方案確定的任務,制定具體落實工作方案,細化工作要求,完善政策配套措施,切實抓好貫徹落實。
(二)加強督導,落地見效。建立健全“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督查考核機制,實行季度檢查、半年通報、年底考核,推動各項重點工作任務落地見效。建立縱橫結合的隨時考查機制,對相關部門不落實、不配合的進行通報。對開展的各類工作實行跟蹤問效,確保實施快、見效早。
(三)宣傳造勢,形成態勢。圍繞“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組織各類媒體集中開展宣傳,注重加大先期造勢宣傳、成效評價宣傳、影響力追蹤宣傳、特色吸睛宣傳等,積極營造強大輿論氛圍和態勢。
?
?
?
?
?
?
?
?
?
?
?
?
?
?
| 抄送:市委辦公室,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市政協辦公室。
|
| 嘉峪關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11月16日印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