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全市生態環境保護暨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會議上的講話
丁巨勝
(2019年3月14日)
總體來看,2018年,全市上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生態環境保護決策部署,全面打響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有力推進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治,中央環保督察18項具體問題全部整改到位,省級環保督察反饋的31項具體問題已完成整改15項,圓滿完成省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推動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市委、市政府對大家的工作是滿意的,也是充分肯定的。
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的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也是部門機構改革之后的起步融合之年。從全國形勢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和攻堅期,黨中央、國務院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強調必須堅守陣地、鞏固成果,不能放寬放松,更不能走回頭路,要聚焦打贏藍天保衛戰等七場標志性戰役,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有效促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這為我們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重要方向指引和根本政治保障。從我市現狀看,盡管這幾年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明顯成效,但自然條件嚴酷、生態環境脆弱的先天不足尚未根本性改變,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個別企業和部門落實生態環保責任不夠有力,對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和艱巨性認識不夠到位,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還很突出。思危方能居安,生態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礎性、長期性、底線性工作,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現反復。大家要正視繁重的生態環境保護任務,從思想認識、責任擔當、精神狀態等方面入手,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切實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為檢驗“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的具體抓手,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為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雄關付出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
二、堅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舉措。各相關部門要正確認識當前污染防治面臨的形勢任務,按照我市總體工作方案,堅定不移抓好各項任務落實。一要做到思想不松懈。去年我市空氣環境質量排名全省第4,但與2017年相比,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升幅全省最高,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二氧化氮(NO2)年均濃度值均有所上升。我們在思想上不能有絲毫放松,不能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不能有喘口氣、歇歇腳的想法。要克服自滿松懈的心態,堅持目標導向,以工業、燃煤、揚塵、機動車等四大污染源治理為重點,集中開展超低排放改造、無組織排放整治、散煤清潔化治理、農村改廚改灶等行動,盡量減少人為因素帶來的重污染天氣。二要做到標準不降低。我市水環境質量多年來持續達標,水污染防治工作考核一直居全省前列。但一些問題也要引起高度重視,比如:嘉北污水處理廠建設滯后,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存在垃圾傾倒現象,畜禽養殖污水直排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等等。相關部門要緊盯這些問題,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持續加強水污染綜合治理,加大飲用水水源地監督檢查力度,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提標升級改造,加快補齊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短板。三要做到力度不減弱。污染防治攻堅戰是一場持久戰,更是一場硬仗。各部門各單位要找準定位,主動作為,對癥下藥,尤其是在環境風險管控、“散亂污”企業治理、環境違法行為查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要保持工作的延續性,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要堅持“防治并舉”、綜合施策,既要減少污染存量,更要嚴控污染增量,始終保持攻堅的力度和勢頭。
三、堅決有力抓好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是必須不折不扣完成的政治任務,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祁連山生態環境破壞問題、陜西秦嶺北麓違建別墅問題,問責之嚴、處罰力度之大,已經給我們敲醒了警鐘。相關部門要聚焦中央和省級環保督察反饋的問題,扭住不放,一抓到底,確保按時限全部整改到位。一要切實轉變觀念,堅決摒棄“環境保護是環保部門一家的事”的錯誤思想認識,變“要我干”為“我要干”、“督著干”為“主動干”,對本部門承擔的整改任務主動認領、抓緊整改,不能有任何的僥幸心理。二要堅持實事求是,各部門要對照既定整改方案進行自查自糾,嚴格落實標準、要求和時限,對還沒有達到整改進度的事項倒排工期,加大力度推進。環保部門要從嚴要求、從嚴把關,及時組織開展實地驗收,堅決杜絕“表面整改”“虛假整改”,確保整改質量經得起檢驗。三要建立長效機制,舉一反三、由表及里,及時總結提煉整改工作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通過建章立制,最大限度鞏固整改成果,嚴防問題反彈回潮。四要主動回應群眾訴求,對于群眾普遍關心的生態環境問題和各類信訪問題,要加大核查處理力度,暢通群眾舉報渠道,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一切以人民群眾滿意為目標。
四、有序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不僅是一個環境問題,更是一項民生工程,是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我們要結合各村實際,因地制宜推進,確保今年取得實質性突破。具體要把握以下四點:一是“明底數”,積極開展現狀排查,詳細核實17個行政村的人口、自然條件、污水排放現狀,建立“一村一策”基礎臺賬,為統籌推進治理工作奠定基礎。二是“定方案”,按照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標準的要求,結合各村地域特點、人口聚集程度、污水產生規模等,在3月底前拿出切實可行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具體工作方案。三是“抓建設”,采用適合我市實際的污水治理技術和模式,按照“投資小、見效快、管理便捷、運行穩定”的原則,加快實施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工程,合理布局污水收集管網和處理場站,確保處理率達到85%以上。四是“建機制”,建設部門在規劃建設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的同時,要同步考慮建成后的運行管護問題,探索多樣化的運行管護方式,爭取做到有制度管護、有資金維護、有人員看護,保證污水處理設施持續運行,讓農村居民真正能夠用得好、長受益。
五、積極配合做好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上個月,生態環境部西北督察局已經到我省進行了走訪調研,預計4月份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將進駐甘肅開展督察工作,我市作為重點工業城市是必查市州之一。可以說這次督察是對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一次全面檢查和驗收,各單位、各部門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覺,積極做好各項迎檢準備工作。環保部門要盡快制定迎檢工作方案,成立協調聯絡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研究解決有關問題,保障督察組在進駐期間高效有序開展工作。要提前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尤其是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指出的問題,務必完善整改臺賬,做到“一問題一檔案”,確保整改情況和措施一一對應,決不能因工作不細致出現低級錯誤。相關部門要自覺誠懇地接受監督檢查,思想上不能有消極抵觸情緒,匯報工作要實事求是,反映問題要客觀真實,特別是對提供的材料、數據要認真審核把關,避免錯誤疏漏、以偏概全,更不能欺上瞞下、弄虛作假,確保我市在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中不出現大的問題。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跨越的一道重要關口。我們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攻城拔寨的拼勁,全力打好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這場攻堅戰,推動我市生態文明建設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