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市人民政府印發嘉峪關市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
?
各區,市政府各部門,在嘉各單位:
《嘉峪關市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已經市政府第64次常務會議研究同意,現予印發,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
?
嘉峪關市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9日
(此件公開發布)
?
?
?
?
嘉峪關市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
農機裝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精神,切實推動我市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和農機裝備產業發展,更好地服務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發展目標
到2020年,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12萬千瓦以上,農機具配置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機作業條件加快改善,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領域加快拓展,農機使用效率進一步提升。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0%以上,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基本實現生產全程機械化,果菜、制種等特色經濟作物機械化取得較大進展,設施農業、畜牧養殖和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水平明顯提升。
到2025年,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14萬千瓦以上,農機基礎設施和作業條件顯著改善,農機使用效率顯著提升,農業機械化進入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時期。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5%以上,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全面實現生產全程機械化,果菜、設施農業、畜牧養殖和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率總體達到60%以上。
二、加快推動農機裝備產業發展
(一)培育農機裝備生產體系。瞄準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對農機裝備的需求,培育、壯大晨光管業、鴻祿泰設備制造等企業農機裝備的研發、制造,構建現代農機產業體系和經營體系。鼓勵企業加強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接,探索建立“企業十合作社+基地”的農機產品研發、生產、推廣新模式,持續提升創新能力。建立健全現代農機流通體系和售后服務網絡,創新現代農機服務模式。(牽頭單位:市工信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農業農村局)
(二)優化農機裝備結構布局。支持農機企業圍繞洋蔥、甜葉菊等經濟作物生產、農田殘膜回收、種子加工等開展裝備研發,著力解決關鍵薄弱環節“無機可用”的短板,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成果。(牽頭單位:市工信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
(三)加強農機裝備質量可靠性建設。加快農機標準制定,構建現代農機裝備地方標準體系。加強農機產品質量監管,強化企業質量主體責任,對重點產品實施行業規范管理。大力開展農機裝備行業誠信自律行動和質量提升行動,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加大對質量違法和假冒品牌行為的打擊和懲處力度,開展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專項行動。(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
三、著力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
(一)補齊全程機械化生產短板。聚焦洋蔥、甜葉菊、蔬菜制種等主要經濟作物生產關鍵和薄弱環節,依托農機化推廣項目,加大農機引進、試驗示范和服務支持力度,大力發展蔬菜、水果機械化移植和采收,著力提升經濟作物機種和機收水平。加快高效植保、產地烘干、秸稈處理和廢膜撿拾農機化技術推廣,重點引進蔬菜栽植和收獲、畜牧養殖精準飼喂、環境控制、糞污綜合利用、農產品初加工和儲藏冷鏈、設施農業工廠化育苗、智能調控和信息化管理等裝備技術,補齊全程機械化生產短板。(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三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
(二)強化農機農藝融合。建立農機農藝融合機制,加快選育、推廣適于機械化作業的品種,將適應機械化作為農作物品種審定、耕作制度變革、產后加工工藝改進、農田基本建設等工作的基本前提,為全程機械化作業、規模化生產創造條件。實施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每年按規定創建500畝以上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點1個,加快全程機械化技術示范推廣。(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三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
四、大力推廣先進適用農機裝備與機械化技術
(一)加快推廣先進適用農機裝備與技術。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和特色產業發展,加快經濟作物、特色產品的農機裝備及技術發展,推進農業生產全面機械化。落實農業以獎代補政策,扶持農業機械化示范推廣項目建設,重點開展主要特色優勢農作物、戈壁生態農業、青貯飼料、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農機裝備示范推廣。支持經濟作物種植收獲、秸稈還田離田、殘膜回收利用、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綠色高效機械裝備技術的示范推廣。積極推進農機報廢更新,加快淘汰老舊農業機械,促進新機具新技術推廣應用。積極引進無人機統防,提高農作物統防統治水平。(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三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
(二)推動智慧農機示范應用。推進“互聯網十農機作業”,加快推廣農機深松、深耕、播種、收獲作業監測、維修診斷、遠程調度等信息化服務平臺,實現數據信息互聯共享,提高農機作業質量效率與監管水平。推廣使用補貼機具手機APP申請和審核,優化補貼政策便民利民措施。(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
五、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
(一)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加快推進農業農村機械服務體系建設,依托農機化項目、扶持政策,培育壯大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社以及農機作業公司等新型農機服務組織。支持農機合作社組建聯合社,鼓勵合作社抱團發展,發揮農機合作社的帶動作用。到2025年,全市農機合作社省級示范社達到8家,組建農機合作社聯合社2家。(牽頭單位:三區、市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
(二)創新農機服務機制。鼓勵農機服務主體通過跨區作業、訂單作業、農業生產托管等多種形式,開展高效便捷的農機作業服務,實現機具共享、互利共贏,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推動農機服務業態創新,為農戶提供全程機械作業、技術培訓、信息咨詢等“一站式”綜合服務。落實有關規定,為聯合收割機免費辦理跨區作業證,免收跨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運輸聯合收割機車輛的通行費。(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交通運輸局)
六、切實改善農機作業基礎條件
(一)推進農田“宜機化”建設。重點解決農機“下田難”“作業難”等問題,加快補齊農業機械化基礎條件薄弱短板。將“宜機化”建設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中,進一步明確田間道路、田塊長度寬度與平整度等“宜機化”要求,推動農田地塊小并大、短并長、陡變平、彎變直和互聯互通,切實改善農機通行和作業條件,提高農機適應性。到2025年,高標準農田區大型農機通達率達到100%。(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
(二)完善農機作業配套設施建設。落實設施農用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用地、農業生產用電等相關政策,支持農機合作社等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生產條件建設。加強統籌規劃,合理布局農機具存放和維修、農作物育苗以及農產品產地烘干和初加工等農機作業服務配套設施。(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稅務局)
七、創新完善扶持政策
(一)積極落實補貼政策。推進農機合作社裝備提升行動,積極爭取省級“一鄉一農機合作社”建設項目,提升全市農機裝備水平。落實農業以獎代補政策,對農機合作社建設不小于400M2,市級給予2萬元配套補助;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機大戶開展深耕、深松作業,在中央補助的基礎上,再給予5元/畝的市級補貼;對新型經營主體、農機大戶引進的薄弱環節生產機械,市財政給予購機價10%的累加補貼,補貼金額不超過中央補貼金額。對從事農業生產的組織或個人購買的機具,進一步擴大農機具購置補貼范圍,做到“應補盡補、敞開補貼”。(牽頭單位:三區、市財政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
(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對農機生產企業新產品規模化生產、技術改造升級、擴大生產給予信貸支持,促進農機生產企業做大做強。鼓勵金融機構針對大型農機裝備開展抵押抵款。市財政對購買大型、新型農機裝備貸款進行貼息。在合規審慎的前提下,按規定程序,為符合條件的家庭農場、農機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農機融資租賃業務和信貸擔保服務。農機融資租賃服務按規定適用增值稅優惠政策,允許租賃農機等設備的實際使用人按規定享受農機購置補貼。農業機械耕作服務按規定適用增值稅免征政策。(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政府金融辦、人行嘉峪關市心支行、嘉峪關銀保監分局)
八、不斷加大農機人才培養
(一)提升農機化管理服務能力。深入推進農業機械化管理領域“放管服”改革,建立完善基層農機服務機構,加強農機推廣能力建設,強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構建優化協同高效的農業機械化公共服務體系。開展農機安全監管能力提升行動,推進“平安農機”創建工作,健全農機安全監管工作體系。建設區域農機安全應急救援中心,提高農機安全監理執法、快速救援等能力。繼續落實農機管理“六項免費服務”政策。(牽頭單位:三區、市農業農村局、市應急管理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
(二)加強農機實用型人才培養和農機化隊伍建設。加大對農機戶、農機合作社帶頭人專業技術知識、經營管理能力的培訓力度,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機實用人才。加強農業機械化工作隊伍建設,注重專業技能培養和知識更新,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機人才隊伍。(牽頭單位:三區、市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市工信局)
九、加強組織領導
(一)建立實施機制。建立由市農業農村局、市工信局牽頭的全市農業機械化發展協調推進機制,統籌協調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發展工作。加強工作指導,及時研究解決突出問題,破除發展障礙。重大問題及時向市政府報告。
(二)落實部門責任。各部門要將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發展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議事日程。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等法律法規,不斷提高依法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協同推進機制,明確發展目標,加強經費保障,形成工作合力。
(三)促進良性互動。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為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發展創造更多發展空間,提供必要支持。充分尊重農民意愿,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市場在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強輿論引導,推介典型經驗,努力營造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抄送:市委辦公室,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市政協辦公室。 |
嘉峪關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9年12月9日印發 |
?
?
嘉峪關市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
農機裝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
嘉峪關市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
農機裝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