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嘉峪關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
嘉政辦發〔2022〕87號
?
?
嘉峪關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嘉峪關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
(2021—2025年)的通知
?
各街道辦事處,郊區工作辦公室,市政府各部門,在嘉各單位:
《嘉峪關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已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工作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
?
嘉峪關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9月23日
(此件公開發布)
嘉峪關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
(2021-2025年)
?
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為提高礦產資源保障能力,促進礦業高質量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甘肅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嘉峪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和《甘肅省自然資源廳關于開展市縣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編制工作的通知》(甘資礦保發〔2020〕3號),結合嘉峪關市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保護和經濟發展實際,編制《嘉峪關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是落實全省礦產資源部署、加強和改善礦產資源宏觀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依法審批和監督管理地質勘查、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活動的重要依據。涉及礦產資源調查、勘查、開發利用活動的相關行業規劃,應當與本《規劃》做好銜接?!兑巹潯愤m用范圍為嘉峪關市所轄行政區域?!兑巹潯芬?/span>2020年為基期,以2025年為目標年,展望到2035年。
嘉峪關市礦產資源種類少,以非金屬礦產為主。截止?2020年,已發現各類礦產8種,其中金屬礦產1種(金)、非金屬礦產6種(水泥用黃土、鑄型用黏土、冶金用白云巖、石英巖、建筑用石材、建筑用砂)、水氣礦產(地熱)1種;共發現礦產地20處,其中金屬礦產地5處,非金屬礦產地14處,水氣礦產地1處。截止2020年主要礦產保有資源儲量:金金屬量8622千克、鑄型用黏土1523.3萬噸、冶金用白云巖538.7萬噸、建筑用石材1822.5萬立方米。重要和優勢礦產有金、鑄型黏土、冶金用白云巖、建筑用石材。
全市固體礦產資源賦存特點總體上是小型礦床、礦(化)點多,礦產資源分布集中。金集中于黑山南坡,冶金用白云巖集中于黑山北坡,鑄型用黏土集中于大草灘水庫東,水泥用黃土集中于文殊山南坡,建筑用石材集中于黑山。
全市共有金屬礦采礦權5宗,非金屬礦采礦權14宗。按開采礦種分為金5宗,水泥用黃土1宗,鑄型用黏土1宗,白云巖2宗,石英巖1宗,建筑石材(凝灰巖、花崗巖)4宗,建筑用砂5宗。
2020年開發利用的礦產有冶金用白云巖、建筑用石材、建筑用砂3種,開采礦石總量50.7萬噸。
《嘉峪關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發布實施以來,為嘉峪關市礦產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優化了礦產資源勘查和開采布局,有效指導了礦業權的科學合理設置,為礦業持續、健康和穩定發展發揮了重要保障作用。
專欄一??上輪規劃指標完成情況 | ||||
指標名稱 | 2020年 | 完成情況 | 屬性 | |
主要礦產 開采總量 | 冶金用白云巖(萬噸) | 12 | 1.2 | |
建筑用砂(萬噸) | 44 | 29.6 | ||
建筑用石料(萬噸) | 26 | 19.9 | ||
開采調控總量(礦石?萬噸) | 107 | 50.7 | ||
礦業總產值(億元) | 1.8 | 0.18 | ||
礦業開發 利用強度 和結構 | 礦山數量(宗) | 22 | 19 | |
大中型礦山比例(%) | 5 | 15.7 | ||
礦山“三率”水平達標率(%) | 100 | 100 | 約束性 | |
開發利用結構有待優化。全市政策性關閉礦山8個,注銷探礦權1個,白云巖、金、鑄型用黏土、水泥用黃土等開采總量未達到規劃目標。礦山規模仍以小型居多,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大型礦山企業少。礦產品結構以中低端為主,主要提供礦產資源原料和初加工產品,企業深加工能力不強。
礦業高質量發展任重道遠。部分礦山企業技術裝備落后,許多固體廢渣、尾礦資源難以充分利用,支撐礦業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不足,礦山節約集約開發和綜合利用水平還需提高。礦山企業對綠色發展的認識不足,創建綠色礦山的積極性不高,綠色礦山建設激勵約束制度有待完善,財稅和金融等激勵政策細化落實較難,第三方評估準入和后續追蹤考核問責機制不健全。部分礦山歷史遺留環境問題多,存在重開發、輕保護、輕治理的現象,監督管理需進一步加強,礦業綠色發展新格局未形成。
綜合判斷,“十四五”時期,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特色,緊抓“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酒嘉一體化”建設等重大機遇,圍繞市政府提出的戰略定位,推動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為礦產勘查開發創造新空間和新機遇,提升礦產資源安全保障能力。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服從服務于生態安全和能源資源安全兩個大局,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提高礦產資源安全保障能力為目標,優化勘查開發保護布局,緊緊圍繞“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加快礦業綠色轉型升級,為嘉峪關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可靠的資源保障。
到2025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開發有序、生態友好、管控有效、保障有力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新局面。
專欄二???規劃主要指標 | |||
規劃指標 | 2025年 | 屬性 | |
新增資源儲量 | 金(金屬?千克) | 2000 | 預期性 |
冶金用白云巖(礦石?萬噸) | 500 | ||
主要礦產 開采總量 | 金(金屬?千克) | 300 | |
地熱(立方米/天) | 120 | ||
冶金用白云巖(礦石?萬噸) | 28 | ||
建筑用砂(礦石?萬噸) | 104 | ||
建筑用石材(礦石?萬噸) | 126 | ||
礦業轉型 升級 | 礦山總數量(宗) | 22 | 約束性 |
砂石礦數量(宗) | 12 | ||
大中型礦山比例(%) | 26.3 | ||
礦山“三率”水平達標率(%) | 100 | 預期性 | |
2035年展望。繼續加強礦山地質勘查工作,提高礦產資源保障能力。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總量、結構和布局得到進一步調控和改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取得顯著效果,集中度、規模效益和科技含量進一步提高,礦山企業走上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的高質量綠色發展道路。全市礦山達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要求,礦山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高度融合、協調。礦產資源管理制度、礦產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達到較高層次,礦業高質量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結合礦產資源特點、開發利用條件、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及基礎設施條件,設置紅柳溝-陰洼溝金礦產資源產業重點發展區域。
該區域成礦地質條件優越、找礦潛力大。加強金資源勘查開發,積極推進陰洼溝、十八里溝南口等礦區深部及外圍增儲勘查,保障企業可持續發展,鼓勵企業改進選礦工藝,推進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努力實現區內高質量發展。推進礦產資源高效利用,加強資源整合、規模開發,全面發展金開發加工產業。
管理措施。發揮產業聚集效應,發展規模經濟,調整產業結構,開發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礦產品。加強政策引導,在生產力布局、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配置、重大項目設置和相關產業政策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和保障,營造良好的開發環境。
以金和白云巖為勘查重點,發揮建筑用砂石礦產資源優勢,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結構、空間布局、強化監督管理,全力保障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實現礦產資源科學合理開發利用和有效保護。
管理措施。探礦權設置必須符合勘查規劃區塊管理要求,原則上一個勘查規劃區塊一個主體,必須與規劃礦種方向一致,推動合理有序勘查。加強勘查規劃區塊對探礦權投放的引導和約束作用,完善勘查規劃區塊動態管理機制,為依法審批和監督管理礦產資源勘查活動、合理配置資源提供依據。
2.開采規劃區塊。(1)砂石土集中開采區。設置嘉峪關市格拉子溝北建筑用石材集中開采區、嘉峪關市煤炭中心北建筑用砂礦集中開采區、嘉峪關市煤炭中心南建筑用砂礦集中開采區、嘉峪關市木蘭城建筑用石材集中開采區、嘉峪關市季水河建筑用砂礦集中開采區共5個砂石土集中開采區。
管理措施。鼓勵建設大中型礦山,建筑用砂開采不低于6萬噸/年,建筑用石材開采不低于5萬立方米/年,逐步形成以大中型礦山為主體的集中開發格局,引導和支持各類生產要素集聚,提高開發利用水平;礦區生態環境保護方面,落實建立環境治理與保護責任機制、制定環境監測機制,實現礦山生態修復動態化;支持煤炭中心南建筑用砂集中開采區推進礦山結構調整和資源整合。
(2)開采規劃區塊。設置開采規劃區塊嘉峪關水立方文化旅游樂園地熱水。
管理措施。采礦權設置必須符合開采規劃區塊管理要求,原則上一個開采規劃區塊一個主體,必須與規劃礦種方向一致。加強開采規劃區塊對采礦權投放的引導和約束作用,完善開采規劃區塊動態管理機制,為依法審批和監督管理礦產資源開采活動、合理配置資源提供依據。
積極促進和引導礦產資源勘查,爭取實現找礦突破。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結構,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強化監督管理,實現礦產資源科學合理開發利用和有效保護,保障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提高黃金資源開發水平。以紅柳溝金礦等為基礎,建設一個中型礦山,力爭礦石量穩定在10萬噸/年。優化黃金產業布局,促進資源整裝勘查和整體開發,提升資源開發規?;?、集約化水平。綜合優化采選冶技術指標,開展低氰、無氰提金工藝等關鍵技術研究推廣,提高廢石、尾礦及氰渣的綜合利用水平,保護生態環境。
保障優勢礦產資源有效供給。冶金用白云巖礦以大黑山和龍騰黑山白云石礦為重點,礦石量穩定在28萬噸/年;建筑用砂和建筑用石材以嘉北綠色建材產業園為重點,建筑用砂石料產量穩定在120萬噸/年。
促進砂石資源規?;l展。構建區域聯動、供需平衡、綠色環保、集約發展的砂石資源開發格局,提升優質砂石供給能力。支持建筑用砂石及深加工的嘉北綠色建材產業園建設,進一步改進和提升企業的產品結構,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提高建筑用砂石礦產品附加值和經濟效益。根據砂石稟賦、市場需求和交通運輸條件等,科學劃定集中開采區和開采規劃區塊,引導砂石礦業權合理投放,確保砂石礦山開采不留殘山殘坡,促進規模開發、整體修復。
控制小型礦山數量,引導礦山企業兼并重組,推進礦山結構調整和資源整合,推動礦產資源向具有主責主業優勢、具有產業鏈優勢的重點骨干企業聚集,到2025 年,全市大中型礦山比例達到26.3%以上,全市采礦權總數控制在22宗以內。礦業集中度明顯提高。
新建礦山嚴格執行規劃確定的礦山開采最低規模,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新立采礦權。規劃期不再新建日處理巖金礦石100噸(不含)以下的地下采選項目;不再新建年產礦石5萬噸以下露天冶金用白云巖礦;不再新建年產5萬立方米以下建筑用石材礦、6萬噸以下建筑用砂礦。
嚴格執行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鼓勵、限制、淘汰技術目錄,支持礦山企業技術、工藝和裝備改造升級。加強冶金用白云巖尾礦、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鼓勵利用冶金用白云巖廢石做建材、鋪路,鼓勵開展冶金用白云巖尾礦技術攻關,全力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推進建筑用砂礦廢水資源全面節約、循環利用,對細粉和沉淀泥漿等加強回收再利用;鼓勵利用建筑用石材生產過程中的伴生石粉生產綠色建材,實現近零排放。鼓勵利用廢石生產機制砂石,節約天然資源,提高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水平。
落實稅費減免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共伴生礦、低品位礦和尾礦利用。督促企業全力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引導和規范商業性勘查。完善多元化地質勘查投入機制,鼓勵社會資金投入,提高勘查精度,帶動企業開展增儲勘查,開展老礦山深部及外圍找礦。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招標、拍賣、掛牌等有償方式出讓探礦權。
加強綜合勘查和綜合評價。加強共、伴生礦產資源的綜合評價,提倡多礦種綜合勘查、綜合評價、綜合利用、節約資源。礦床勘探應當對區內具有工業價值的共生和伴生礦床進行綜合評價??辈樵S可證證載礦種以外的共生礦產資源的,須按有關規定辦理許可手續。
開展礦產資源開發領域集中整治?。結合國土空間規劃“三條控制線”管控要求,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分類梳理、系統分析,進一步細化采礦權退出政策,引導有序退出,指導、幫助礦山企業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進行注銷公告,及時辦理注銷登記,并完成礦山生態環境修復。根據安全、環保等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要求,聯合開展執法檢查,對不符合規定的礦山企業進行整頓和關停處理,依法及時辦理變更或注銷登記。?
健全完善開發利用監督管理體系。加強監督執法管理體系建設,強化重點環節監管,構建覆蓋地質勘查、礦山建設、開發運營、閉坑治理、生態修復的全生命周期監管體系。優化監督管理內容和程序,制定監管清單。開展礦山動態巡查和航空遙感監測,推動監管工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強化信用監管制度建設,完善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制度,強化礦業權人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名單管理,對浪費資源問題突出、破壞生態環境、無證或越界開采、不履行法定義務等違法違規行為嚴肅查處,責令停業整頓,直至達到要求;健全礦業誠信體系,強化礦業權人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名單管理,推動對違法和失信企業的聯合懲戒,引導形成從業主體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的社會共治格局。
防范化解礦山安全風險。完善非煤礦山安全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建設和人員定位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在線監測系統。加強高陡邊坡露天礦等重點礦山以及生產現場安全管理。構建“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體系、全員覆蓋的安全教育培訓體系、科學完備且執行嚴格高效的安全管理體系,礦山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全面推進礦業權競爭性出讓。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推進礦業權出讓登記權限調整。健全礦業權出讓合同、礦業權登記和退出等制度,構建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合同管理、登記生效的礦業權出讓制度體系。除國家規定的協議出讓礦業權外,其余礦業權采用招標、拍賣、掛牌方式競爭性出讓;做好礦業權出讓與登記工作的銜接,優化出讓流程,提高服務效率。開展普通建筑用砂石土等直接出讓采礦權的凈礦出讓,積極推進其他礦種的凈礦出讓,探索完善凈礦出讓相關制度,建立部門會商機制,開展必要的聯合踏勘,加強出讓前期工作。做好與用地用林用草等審批事項的銜接,為礦業權人順利開展勘查開采工作提供便利。?
嚴格規劃準入管理,對不符合下列準入條件的,原則上不予設立礦業權。
開采規模準入。新建礦山開采規模不低于規劃設定的最低開采規模指標。
勘查程度準入。資源儲量規模為大型的非煤礦山勘查程度應當達到勘探程度,其他礦山(第三類礦產除外)應達到詳查及以上勘查程度。
開發利用水平準入。新建開發項目應選擇國家鼓勵、支持和推廣對礦山生態環境破壞較小的先進裝備、技術和工藝,禁止采用國家明文規定不得采用的限制類、淘汰類技術和設備;?“三率”指標不得低于自然資源部制定的最低指標要求;對共伴生礦產有綜合開發利用方案或保護措施;具備與礦山開采規模相配套的人才、資金、技術和管理能力。
綠色礦山準入。新建礦山嚴格按照綠色礦山建設標準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按照綠色礦山建設要求編制“三方案”,并與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簽訂綠色礦山建設承諾書,明確相關責任。
礦區生態保護與修復準入。礦山企業及時取得生態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文件,主動建立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基金賬戶并按要求計提恢復治理基金。
加強綠色勘查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的研究和推廣應用;推進綠色勘查,按照綠色勘查標準,將綠色勘查貫穿于地勘項目設計、實施、驗收全過程。盡量采用遙感、物探結合淺鉆、非常規地球化學勘查等綠色勘查技術,鼓勵采用組合式、便攜式模塊化鉆探設備,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減輕勘查活動對生態環境的擾動和破壞。
對綠色礦山實行動態化管理,對存在違法開發、經抽查未達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要求的綠色礦山企業,不得享受礦產資源、土地、財政等各類支持政策。
《規劃》是嘉峪關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法定效力,必須嚴格執行,全面落實。綜合法律、經濟、行政和技術等措施,保障規劃目標和任務的實現。
加強勘查開采規劃區塊對礦業權投放的引導作用,新設砂石土采礦權,原則上優先向集中開采區布局,同時要符合集中開采區內礦業權投放總量、最低開采規模、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措施等準入條件。
?
?
?
?
抄送:市委辦公室,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市政協辦公室。 |
嘉峪關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9月23日印發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