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嘉峪關市全面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嘉政辦發〔2022〕33號
?
?
嘉峪關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
印發嘉峪關市全面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勞動
教育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
各街道辦事處,郊區工作辦公室,市政府各部門,在嘉各單位:
《嘉峪關市全面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的若干措施》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
?
?
嘉峪關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4月11日
(此件公開發布)
?
嘉峪關市全面加強新時代中小學
勞動教育的若干措施
?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工作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措施。
一、落實勞動教育課程
(一)圍繞勞動意識和習慣養成加強小學勞動教育。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于1課時。小學低年級要圍繞勞動意識的啟蒙,以個人生活起居為主要內容,指導學生學會日常生活自理、參與班級集體勞動、開展簡單手工制作,使學生懂得人人都要勞動,感知勞動樂趣,愛惜勞動成果。小學中高年級要圍繞勞動習慣的養成,以校園勞動和家庭勞動為主要內容,指導學生參與家居清潔、校園保潔、手工制作等勞動,學會和他人合作勞動,體會勞動光榮。(責任單位:市教育局)
(二)圍繞職業啟蒙和體驗加強中學勞動教育。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于1課時。初中階段要圍繞職業啟蒙,以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家政學習、社區服務、職業體驗、適當的校內外生產勞動等為主要內容,使學生養成認真負責、勤勞儉樸的品質和職業意識,增強公共服務意識和擔當精神。普通高中要圍繞豐富職業體驗,以日常生活勞動、大型賽事服務、真實生產勞動體驗、公益活動和志愿服務等為主要內容,提高創意物化能力,養成吃苦耐勞、精益求精的品質,增強職業規劃的意識和能力,使學生理解勞動創造價值,具有勞動自立意識和主動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情懷。(責任單位:市教育局)
(三)圍繞職業榮譽感和責任感加強職業院校勞動教育。職業院校要將勞動教育融入專業課程體系,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其中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不少于16學時。圍繞增強職業榮譽感和責任感,以日常生活勞動、校內外公益服務勞動、真實的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為主要內容,結合專業特點、運用專業技能、依托實習實訓,廣泛開展職業技能大賽、創新創業大賽、“勞模工匠進校園”等活動,發揮勞模先進示范引領作用,培育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愛崗敬業的勞動態度,堅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職業信念和“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價值觀。(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總工會)
二、強化勞動教育資源供給
(四)設立校內勞動實踐場所。每所中小學校至少建設1間勞動教室或工坊,每所職業院校至少建設1個校內勞動教育工坊。各類學校依據不同學段勞動教育目標,拓展設計主題多樣的勞動實踐場所,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開辟種植養殖區域,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勞動體驗。(責任單位:市教育局)
(五)建設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根據勞動教育實際需求,鼓勵各學校建設校園“開心農場”,利用農村閑置校舍建設1-2個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安排部分田地、苗圃、溫室等作為學農實踐基地,確認一批廠礦企業作為學工實踐基地,扶持一批城鄉社區、醫院、博物館等作為服務性勞動基地。圍繞先進制造、現代服務、文化旅游、生態環境等特色產業,創建職業體驗基地。到2025年,建成10所“文化傳承”勞動教育特色學校。(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民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旅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林草局)
(六)建立勞動教育資源共享機制。面向社會廣泛開放勞動教育實踐資源,推動中小學建立勞動教育資源共享機制,多渠道引入社會力量,多途徑拓展勞動實踐場所,共建共享穩定的勞動實踐基地、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各類型創新創業孵化平臺,為中小學勞動教育師資培養及學生的實踐操作、職業體驗提供支持和服務。(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政府國資委)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七)加大勞動教育教師配備力度。逐步補充配齊勞動教育教師,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建立勞動課教師特聘制度,鼓勵聘請具有實踐經驗的社會專業技術人員、勞動模范、鄉村振興帶頭人、雄關工匠、酒鋼工匠等兼任勞動教育教師。如條件具備可以通過購買服務方式,與相關專業機構等社會力量合作,向學校提供勞動教育教學服務,緩解勞動教育師資不足問題。(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市總工會)
(八)提升勞動教育教師專業能力。強化每位教師的勞動意識、勞動觀念,提升實施勞動教育的自覺性。把勞動教育納入教師基本功訓練、納入教學競賽,提升勞動教育與其他課程的融合。對承擔勞動教育課程的教師進行專項培訓,提高勞動教育的專業化水平。推動職業院校與勞動教育師資交流共享機制,發揮職業院校教師的專業優勢,承擔普通學校勞動教育教學任務。(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總工會)
(九)優化勞動教育教師考核方式。教育部門要配備勞動教育教研員。職業院校要設立勞動教育教研室,中小學要建立勞動教育學科教研組,建立健全學校勞動教育教研體系。完善勞動教育教師工作考核機制,保障勞動課教師在績效考核、職稱評聘、評先評優、專業發展等方面與其他專任教師享受同等待遇。到2025年,創設一批市級勞動名師工作室、勞模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等。(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四、完善勞動教育實施機制
(十)完善勞動教育評價制度。探索建立勞動清單制度,明確學生參加勞動的具體內容和要求。把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將學生參與勞動教育課程學習、實踐情況、家務勞動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鼓勵、支持利用大數據、云平臺、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展勞動教育過程監測與記實評價,把勞動素養評價結果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和畢業依據,作為高一級學校錄取的重要參考或依據。把勞動教育納入教育督導體系,對學校勞動教育開課率、學生勞動實踐組織、教學指導、保障措施等進行督查和指導。督導結果向社會公開,作為衡量教育質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標,作為對被督導部門和學校及其主要負責人考核獎懲的依據。(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政府教育督導室、市工信局、市大數據服務中心)
(十一)建立“家校社”共育機制。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實施的勞動教育格局,形成工作合力,推動勞動教育落地生根。學校要發揮主體作用,明確實施機構和人員,開齊開足勞動教育課程,因地制宜開發校本課程,每學期設立勞動周,根據學生年齡和身體特征,科學設計勞動項目,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教育和實踐活動。家庭要發揮基礎作用,家長要當好孩子的“第一任勞動教育教師”,通過言傳身教,主動指導和督促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庭、社區勞動任務,每年有針對性地學會1-2項生活技能,了解1項生產技能。社會要發揮支持作用,鼓勵企事業單位、工廠農場、街道社區、公共場所要向學校開放實踐場所,支持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參與新型服務性勞動,滿足各級各類學校多樣化的勞動實踐需求。(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婦聯、團市委、各街道辦事處、郊區工作辦公室、市政府國資委、市農業農村局、市總工會)
(十二)健全部門協同機制。建立黨委統一領導,教育部門牽頭,相關部門通力協作、各司其職的勞動教育協同機制,明確工作責任,定期研究解決具體問題,確保勞動教育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教育部門要明確負責勞動教育工作的內設機構,加強人員配備,強化具體工作落實。發展改革部門要加大力度,支持中小學加強勞動教育基礎設施建設,豐富勞動教育資源。財政部門要完善經費保障,加大勞動教育經費投入,支持改善勞動教育實施條件。農業農村、國資、文旅、體育等部門要推動所屬單位提供勞動實踐場所和服務。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要組織動員相關力量搭建活動平臺,共同支持學生參加公益性和服務型勞動。(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政府國資委、市農業農村局、市文旅局、市體育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各街道辦事處、郊區工作辦公室)
五、強化勞動教育服務保障
(十三)健全投入機制。加大對中小學勞動教育經費投入的統籌力度,通過多種形式籌措資金,加強學校勞動教育設施標準化建設,健全器材、耗材補充機制。學校可按照規定統籌安排公用經費等資金開展勞動教育,或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吸引社會力量提供勞動教育服務。(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財政局)
(十四)強化安全管理。建立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安全教育與管理并重的勞動安全保障體系。要加強師生勞動安全教育,科學評估勞動實踐活動的安全風險,及時排除勞動實踐中的各種隱患。鼓勵購買勞動教育相關保險,做到“勞動有方案,實施有備案,應急有預案”。明確各方責任,簽訂安全協議,加強勞動教育安全技能培訓,建立勞動實踐場地安全應急制度,完善應急與事故處理機制,切實強化勞動教育安全保障。(責任單位:市教育局)
(十五)加強宣傳引導。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家庭、社會樹立正確勞動觀念,支持配合學校開展勞動教育。注重挖掘和宣傳各條戰線涌現出來的典型人物和事跡,創作一批能夠體現嘉峪關精神、鐵山精神的優秀文藝作品,講好勞動故事,弘揚工匠精神,引導青少年學生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價值觀念。(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嘉峪關日報社、嘉峪關廣播電視臺、市文聯)
?
?
?
抄送:市委辦公室,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市政協辦公室。 |
嘉峪關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4月11日印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