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道串起美好生活
山東日照市,陽光海岸綠道。日照市委宣傳部供圖
四川成都市,天府綠道濕地公園。張建攝(影像中國)
廣西梧州市,玫瑰湖公園綠道。何華文攝(人民視覺)
河北石家莊市正定縣,市民在綠道上漫步、騎行。武志偉攝(人民視覺)
河北雄安新區在生態保護和修復基礎上,用綠道串聯各景點,建設“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雄安郊野公園。邵玉姿 劉光昱攝影報道
福建福州市在建設“福道”時,采取鋼結構高架、鏤空橋面棧道、節點大跨度橋梁等創新設計,最大限度保護森林原生態。林雙偉攝(人民視覺)
湖北武漢市全方位治理東湖,建設了100多公里東湖綠道,通過種植水下森林等方式,讓東湖形成穩定的水生植被群落,確保東湖水清岸綠。人民日報記者 吳君攝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市民在綠道散步。王 正攝(人民視覺)
浙江湖州市安吉縣,綠道上的晨跑者。竇瀚洋 潘學康攝影報道
貴州黔西市,騎行愛好者在湖畔綠道騎行。周訓超攝(影像中國)
數據來源:住房城鄉建設部
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指出:“建設綠道應市民所需,是得民心之事?!?/p>
綠道串起自然山水人文,讓城市融入大自然。人們或觀賞竹林花海、湖光瀲滟,或邀伴騎行健身、散步休閑……綠道讓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助力打造更有活力、有溫度的城市綠色生活空間。
綠道建設有助于固土保水、凈化空氣、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為生物提供棲息及遷徙空間。
我國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城鄉規劃建設管理中,穩步推進建設連通區域、城市、社區的城鄉綠道體系。2023年,我國建設口袋公園4100多個、綠道5300多公里,拓展草坪開放空間1.1萬公頃,截至今年5月底,已建設各類城市綠道約10萬公里。
在山東日照,陽光海岸綠道堅持將原生態基調貫徹始終,并對沿線生態薄弱地方重點修復提升;在四川成都,綠意串起一處處微景觀,4000余條社區綠道提供游憩空間;在湖北武漢,東湖綠道三期全線貫通……綠道建設加快推進,讓群眾共享生態文明建設成果,也讓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
“十四五”時期,預計我國將新增和改造綠道長度約2萬公里。提高綠道服務半徑覆蓋率,完善綠道服務設施,讓城市生活空間更宜居、更美好。(人民日報記者? 丁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