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房地產市場、“好房子”建設……住建部最新發聲!
10月1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住房城鄉建設部介紹“十四五”時期住房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成就,并答記者問。
不斷加大對居民購房的政策支持力度 堅持因城施策、精準施策、一城一策,充分賦予城市政府房地產市場的調控自主權,因地制宜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費,通過市場體系滿足居民的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不斷加大對居民購房的政策支持力度,下調住房公積金和商業銀行貸款首付比例和利率、對居民“賣舊買新”換購住房給予退稅支持、下調契稅稅率、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等,各地也因城施策出臺了購房補貼等各類優惠政策,降低居民的購房成本?!笆奈濉逼陂g,全國累計銷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積約50億平方米。同時,存量住房市場的規模持續擴大,目前,全國有15個省、區、市二手住宅交易量超過新房。 著力維護購房群眾合法權益 扎實推進保交樓工作,堅決打好保交房攻堅戰,國家、省、市成立了三級工作專班上下聯動,壓實地方政府、房地產企業、金融機構各方責任,指導各地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一樓一策”推進分類處置。對符合條件的房地產開發項目,通過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納入“白名單”給予項目融資支持,保障正常建設資金需求,推動項目早日建成交付;對資不抵債的項目,加快推進破產重整或清算,在司法處置中把維護購房人合法權益放在首要位置。對違法違規、損害群眾利益的企業,堅決查處,不讓其“金蟬脫殼”、蒙混過關。截至目前,全國750多萬套已售難交付的住房實現交付,有力維護了廣大購房人合法權益。 改革完善房地產開發、融資、銷售制度 在房地產開發方面,項目公司依法行使獨立法人權利,企業總部履行投資人責任,項目交付前,嚴禁投資人違規抽挪項目公司銷售、融資等資金,嚴禁抽逃出資或提前分紅。在房地產項目融資方面,推廣“保交房”工作中探索形成的行之有效辦法,也就是:一個項目確定一家銀行或銀團為主辦銀行,項目開發、建設、銷售等資金都存入主辦銀行,主辦銀行保證項目公司的合理融資需求。同時,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以城市為單元,實施項目“白名單”制度,目前全國“白名單”項目貸款審批金額已經超過7萬億元,有力保障了商品住房項目建設交付。在商品房銷售方面,有力有序推進現房銷售,做到“所見即所得”,從根本上防范交付風險;繼續實行預售的,規范預售資金監管,切實維護購房人合法權益。? 精準實施城市更新項目 一方面,抓緊實施一批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更新項目,消除安全隱患,改善人居環境,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著力補齊民生短板,實施城中村改造項目2387個,建設籌集安置住房230多萬套;啟動城市危舊房改造17.5萬套(間);累計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4萬多個、4000多萬戶、惠及1.1億居民。堅持抓好城市的“里子工程”,累計改造各類地下管網84萬公里,加快建設地下綜合管廊,有效提升了城市安全運行保障能力和韌性。 另一方面,以更實舉措推進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四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建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大力推進好房子建設,抓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開展完整社區建設,改造老舊街區6500多個、老舊廠區700多個,為市民創造更好的生活空間、更新的消費場景、更多的創業空間。 《住宅項目規范》已于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 《住宅項目規范》已于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這個標準有14項提升。其中包括:樓的層高已經從原來的2.8米提高到不低于3米;4層以上的樓都要加裝電梯;對樓板的隔音要求,要降低10個分貝。
推動研發適用于“好房子”的新型建材 推動研發適用于“好房子”的新型建材,比如綠色材料,建造和裝修以后,不用再等半年、等三個月放味;研究綠色建材、智慧安防、全屋智能,通過互聯網、傳感器等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在“好房子”當中得到應用,提高我們的住房品質。 推動人工智能(AI)技術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建設融合發展 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人工智能(AI)技術、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建設融合發展,大幅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和安全韌性。比如,基于城市信息模型(CIM)和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的“城市大腦”,可以全面感知城市體征,輔助決策指揮,科學預測預警,實現了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 新型建造方式加速推進 大力發展智能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推動工程建設數字化設計,部品部件自動化生產,施工現場智慧化、精細化管理。聚焦“雙碳”目標任務,大力發展綠色建材、綠色建造、綠色建筑,推動全面執行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累計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8億平方米,改造后的建筑冬季室內溫度可以提高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