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第155期 【嘉峪關物業普法】暖氣管漏水別慌!記住“一個閥門”,分清“兩家責任”
家里暖氣漏水,確實讓人著急上火。很多業主的第一反應就是:“快找物業!”可有時候物業人員到場后,卻沒有立即維修,反而幫忙聯系供熱公司。這讓不少業主誤解物業在“踢皮球”。
今天,我們結合《嘉峪關物業管理條例》的規定,通過一個案例,讓大家明白:暖氣管漏水,責任到底怎么分,您究竟該找誰。
當前,我市已開始供暖,張大爺晚上回家時發現供暖管道不斷往外冒熱氣,出現漏水現象,張大爺立刻給物業服務中心打電話,語氣焦急地說:“你們快派人來修!樓道里的暖氣管漏了,這肯定是你們物業的事!”物業值班員接到電話,首先安撫張大爺:“您別急,我們馬上派人到現場處理,先保證安全!”工作人員攜帶警示牌、干抹布趕到現場。他們沒有直接動手維修,而是在漏水點周圍放置了警示牌,并用抹布盡量堵住漏點、清理積水。
工作人員請張大爺一起查看,他指著管道井內的設施解釋說:“張大爺,您看,漏水的是這根給整個單元供熱的主立管。再看這里,這個是連接您家管道的小閥門,就是您家的 ‘入戶閥門’。“現在的漏水點正好在這個入戶閥門之前。根據咱們《嘉峪關物業管理條例》第67條,這個閥門以及它之前的管道,都是由供熱公司負責維修的,我們物業沒有權限和專業工具去動他們的主管網,動了反而可能出更大問題。” 在解釋的同時,物業人員已經撥通了轄區供熱公司搶修班的電話,清晰說明了情況和具體地址。“張大爺,我們已經幫您報修了,供熱公司的人正在路上。我們會在這里陪著您,直到他們過來。” 半小時后,供熱公司搶修人員到場,專業地完成了修復。
在判斷責任之前,請您務必了解一個核心概念和一條關鍵法規;暖氣壞了誰來修,“入戶閥門”就是責任分界點。《嘉峪關市物業服務管理條例》第六十七條明確規定:供熱等專業運營單位,應當負責物業區域內相關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其中已實行分戶控制的,入戶閥門外(含入戶閥門、熱計量表)的供熱設施設備,由專業運營單位(即供熱公司)負責。
白話解讀:這條規定為我們劃出了一條清晰的責任線——暖氣管道的“入戶閥門”。 閥門以及閥門以外的所有公共管道,出了問題歸供熱單位管。閥門以內,通往您家暖氣片的所有設施,出了問題歸業主自己管。您可以把這個“入戶閥門”想象成家門口的“電表”或“水表”,表之前的線路歸運營單位,表之后的線路歸自家,道理是一樣的。
對于物業服務合同內明確由我們維護的公共設施,物業公司必須負責到底,對于法規明確屬于供熱單位的責任,物業公司不擅自維修,但會履行好“首接負責、協助到底”的服務約定。無論責任在誰,只要業主需要幫助(如關閉閥門、現場防護),物業公司必須第一時間響應。
知法明責,方能和諧互助。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各位業主朋友成為“明白人”,以后再遇到暖氣管漏水問題,能夠冷靜判斷,精準求助。讓我們依據法規,各明其責,相互理解,共同守護好冬日里的這份溫暖。